造价人员的专业精神
我们进入了一个专业主义时代,一切价值都是由专业服务创造,需要大批专业人士及专业化分工与合作。专业人士通常需要通过具有一定的资历素质业绩印证,使人们愿意向其咨询,购买其服务。
技术工人需要有工匠精神,专业人士要有专业精神,那么,何谓专业精神?专业精神(Professional Spirit)是执著于专业的标准、要求、品质化程序等。专业精神是对品质的追求,用心倾听,理解服务需求,改进工作方法,不辱使命,勇于担责。专业精神就是两个并列词汇“专业”+“精神”的复合,“专业”要求一个人在某一个领域具备丰富系统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精神”要求这个专业人士恪守职业操守、精益求精和敬业的从业态度。
总的来说,专业精神更多的是一种素养,而不只是能力。真正的专业人士不仅有技能,而且更要有精神。专业精神不是自贴的标签,而是外界对你的赞誉。"专业"对应的是"业余”,专业有精神,业余有精神吗?有,无业也可有精神,这更多的是一种内在追求。
专业相当于硬件,是一个人的硬功夫;精神相当于软件,是一个人的软实力。软硬件皆备,无往而不胜。只有专业没有精神,格局太小;只有精神没有专业,无源之水。两者合而为一,不可分也。
专业精神,首先意味着超越世俗功利的价值和信念。而造价师或造价人员的专业精神就是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追求。造价师的执业行为规范不是本文所定义的专业精神,专业精神是对更高层次的追求内化为主观上的自觉,甚至,真正的专业精神不是履行出来的,它既不应是短期行为,亦不应唯一以当事人或任何目标为主。
造价师或造价人员的专业精神的也应有一下几个要素:
一、专注
专业化工作,是你的执业与职业,也是你一生的事业。术业有专攻,专注于某一领域,持之以恒,在某些细分行业有所建树,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或权威。你不可能什么都知道,但至少在你所从事的领域无所不知,甚至一言九鼎,这是你执业的基础。
造价专业不过是整个建筑类专业中一个细分领域,而造价专业又可细分为不同专业,如土建、装饰、安装、市政、园林、古建、修缮等,土建又分为建筑、钢筋、钢结构。安装又细分为水、电、消防、暖通、智能化及相应的合同管理工作。每个都精通不现实,也无必要,但在某细分领域成为专家不难实现。
二、业务能力
掌握专门知识,有专业的广度与深度。知识更新,与时并进。
行政职务的空间是有限的,专业化的空间却是广阔的,你尽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成为某方面的专家,超越一般的专业水准,形成个人的核心竞争力与差异化优势,从而,在这丛林社会得以安身立命。
现在连人工智能机器都已经具有自我学习的功能,更何况人乎。宋人黄庭坚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
技术飞速发展,新技术层出不穷,旧知识不断老化淘汰,新知识在不断产生更新,不管你学历有多高,知识有多渊博,仍然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时刻保持旺盛的求知欲,不仅是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更要重视专业以外知识的学习,功夫在诗外。业务精进,扩大视野,不断完善专业知识结构,不能令自己与时代脱节,不致被社会淘汰。造价专业人士应熟悉有关的专门知识(如BIM技术、装配式建筑、营改增、大数据等)【请关注e造价微信平台,平台有很多热点文章及其对行业或自身工作可能带来的影响,如此便可以在处理未来出现的问题时,有更多的真知灼见,提供最合适的建设性意见,你的造价专业意见获得更多的采纳,产生更大的价值。
三、专业化处理方式
造价师每项工作几乎都与钱有关,你所计算的数据的正确性与合理性将关系到各方的利益,既要维护委托人利益,也要维护其他方利益(包括RICS倡导的社会公众利益),公正执业,保持中立。强硬立场固执己见盛气凌人,这种方式不会取得任何成果,而且斯文扫地;应以专业精神,致力于寻求最优的专业解决方案。在处理造价业务时,因立场不同或其他原因,分歧总是难免的,那么,如何解决分歧呢?应该是以深厚扎实的专业知识说服对方,让人心悦诚服,不持立场,就事论事,专业的事用专业的方法来解决。
本文提及的“专业精神” 是超越这种以委托人为本的狭义理解,这可能是敏感话题,一直被忽略,业主也未必认可,甚至被指为错误“异见”,但不能被证伪。
为委托人服务,以委托人为中心,委托人利益优先,让委托人满意,实现委托人利益最大化,这可能是目前众多造价咨询公司及造价师的服务宗旨,天经地义无可厚非,体现的是谁付费为谁服务的原则,是不是有人付更多的钱你又改变立场?显然这与专业精神并不契合,因为持有立场,而立场会影响你的专业判断,变成为谁说话,当然不会令人信服。造价师更高层次的专业精神不限于此,体现的是公正客观不偏不倚的原则,在保证委托人利益的前提下实现“纳什均衡”,兼顾各方利益。
使一方利益最优而让另一方处境更坏,这样的结果可能使利益最优的一方利益反而不能得到保证,或工程进展受阻,或对簿公堂,或合作不能继续,这肯定不是最好结果。造价师除了维护委托人的利益外,还须向其他当事人以外的人士负有不同责任。譬如,现在有许多总价合同,要求在工程前期把量核对完成,不作调整。造价师受建设方委托,与施工单位进行对量。在对量过程中,为了维护业主利益,把施工单位多计的量核减掉,而对于施工单位少计的量即使发现也故意不吭声,结果这个双方确认的量最后是少量或少项的。而在对量过程中,由于工程没完成,这个量是否完备施工单位也没底。施工单位可能因为审价人员缺乏专业精神与职业素养而使公司利益受损,我认为,这不符合专业精神,同时也辜负大众对专业人士的信任。同样道理,服务于施工单位的造价师也不能以任何不当手段高估冒算,既损害建设单位的利益,也置审价人员于不可测风险之中,同样是严重违背专业精神的。造价师不管服务于谁,都应该以最佳实践规则保护公众利益,维护委托人利益,同时又不损害其他人利益。这才是社会良性发展的根本,如果专业人士干欺蒙拐骗的勾当,还美其名曰为雇主服务为委托人创造价值,那就不仅是专业精神的缺失,更是一种职业道德的沦丧。
四、人文精神
造价师应具备人文精神,这是专业精神的一部分。《工程造价管理基础与相关法规》要求造价工程师具备人文技能,就是与人共事的能力和判断力,这其实是对人文精神的实用主义解释。
“人文”是指人类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精神体系,是文化积淀,以人的精神活动为内核。
人文精神三个层次:一是人性;二是理性;三是超越性。西方的“人文”,关注个体,强调契约,中国的人文注重的是中庸与平衡。人与人共事的能力也不是真正的“人文精神”。
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理也。
事乃人由人为也,人与事相匹配,什么样的人做成什么样的事,什么样的事由干什么样的人做。
五、专业形象
作为专业人士,时刻注意何事不可为,保持专业的尊严,维护行业的声誉,并维系民众对专业人士的信任和尊重,树立严谨、正直、可靠、公正的形象,不因自己的行为而令业界形象受损。医生与教师,本来都是令人尊重的高尚职业,同时又是面向大众的,关乎公众利益,然而由于少数一些人的唯利是图,违背了专业精神,因而社会形象打了折扣。受大环境影响,但由于造价师是小众化的,服务面小,不是面向大众的,所以,外界并不了解,谈不上行业形象的好坏或者改形象仅表现在业内,但作为从业者应爱惜羽毛,维护行业形象。
造价师的工作是繁重的,它不是按部就班式机械工作,业务来源不稳定,工作富有弹性,负荷高压力大,有时同时有几个项目,需要加班加点,有的还到处出差,身心疲惫,但一些人仍坚持不懈,不忘初心。因为,专业不再是为了生计,而是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工作的自豪,对工作的热忱和投入,他们在工作的时候能够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一个人专注投入的工作状态是最美的。
六、公益性
专业人士往往是走纯技术路线,不关心专业以外的事,然而,社会责任和公益正是专业精神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把专业知识与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提供大量专业性文章供公众或业内人士免费阅读,创建和传播自己的专业知识,并使公众继续选择寻求和聆听你的意见,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专业精神。
这不是证明自己的存在感,而是进行传道授业解惑,是比慈善更高级的奉献,体现专业人士的公益特性。为公众服务,参与社会事务,也是一种专业人士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任何付出都有回报,虽然回报的方式有所不同。如果你从事专业工作唯一的目标是为了赚钱,那么,你再赚再多的钱也不会获得社会尊重,相反,如果你热心公益,反而能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专业人士应避免陷入精致利己主义的陷阱中而不自拔,风物长宜放眼量。收取红包是罪过,苟且平庸也是一种堕落。
七、愿景和使命
专业人士是社会的中坚,他们既是各行各业具有专门知识的高智商群体,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有生力量。愿景与使命乃专业精神的灵魂,造价师的愿景是成为拥有最高专业水准、技能及操守的专业人士。造价师的使命是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维持并加强自己的专业地位。
- 上一篇:“工程造价”的历史与展望 2018/4/7
- 下一篇:全过程造价咨询在建筑项目管理中的管理角色初探 2018/3/31